文化資本與文化不利: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的起跑線_《Hindi medium》(2018)

聊到那些「富有教育意涵的電影」,我們想到的電影主角可能是老師、教練或是學生,《人生起跑線》則是把焦點放在「父母」身上,並強調「學習環境」的重要性與迷思。觀影後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台灣的教育現況,例如近年來公立中學已出現招生和減班的危機,但某些私立國中的錄取名額反而供不應求;今年(2018年)某高中學測成績“不佳”衍生出的“道歉文”,若從「文化不利」的觀點去思考,或許我們會得到不同的結論。這些現象,不管來自電影還是現實,都值得大家好好去正視。

- 本篇涉及《人生起跑線》部分劇情描述 -
- This article contains Hindi medium spoilers -

Hindi medium》的英文片名並非指印度媒體,而是指以印度語教學的學校(公立學校),表面上聽起來好像理所當然,但對於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學習一定要國際化的印度父母來說,「Let’s talk English才是王道」、「我的小孩絕對不能去讀公立學校」否則就像是劇中的母親認為她的女兒會因此『什麼都學不到,於是會開始沮喪、然後吸毒變壞…。』而這種思維方式就出自於我們對「文化資本與文化位階」的認知。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由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提出,這裡的「資本」是一種人們為達成目的而累積、獨佔的資源;「文化資本」則是由知識、技能、教育成就、生活品味組成的綜合性概念,而且通常與那些社會上認為具有價值、高尚的生活品味有關,像是冰上芭蕾選手的表演,能懂得欣賞其表演亦是。一般來說,個人取得文化資本的方式通常來自家庭,再藉由學校教育的文憑制度予以鞏固。

換句話說,個人文化資本的累積與家庭和教育環境有關。在《老娘叫譚雅》(2017)影片中我們看到當主角的家庭環境與訓練環境有衝突時,主角的媽媽(由艾莉森·珍妮Allison Janney飾演,今年奧斯卡女配角得主)不屑地質問教練,為什麼我們需要一件皮草才能溜冰?為什麼一定要在評審面前表現得像個有錢的妖豔賤貨一樣?教練無奈答道滑冰技巧只是評分項目之一,評審重視的是參賽者的整體表現,包含選手本身和她的成長環境。

“ Because it’s not just skating, the judges want to figure skaters to be well rounded. It’s about how she’s growing up. ” (I, Tonya, 2017)

《人生起跑線》中的父母很早就意識到這點,所以不顧一切、從裡到外地改變,就是要讓女兒能到優秀的私立學校就讀,過程中的無所不用其極正是電影的笑點,而呈現出的文化資本與文化位階的困境則是電影的亮點。

人生起跑線02.jpg
圖片來源:《人生起跑線》(2017) / 為了要讓自己女兒“融入”高等教育的環境,父母要先讓自己看起來像是身處其中,甚至電影中還出現這種專門訓練形塑文化資本的補習班。 / 圖左為飾演媽媽的女主角莎芭·卡瑪(Saba Qamar)、右為飾演爸爸的伊凡·卡漢(Irrfan Khan)

回到布爾迪厄,他認為文化資本的主要形式有三種:(配合劇情舉例)

內化的文化資本 物化的文化資本

制度化的文化資本

指經社會化而內化,屬於個人的,通常透過家庭獲得。如性格、舉止、談吐、思考模式。 指資產被賦予文化涵義。屬於物質的,可在市場中交易的資本。如蒐藏出自名家的畫作。 指個人的文化資本得到社會制度的認可,如學歷。這會影響到個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
劇中的父母切換印度語和英語,來融入不同的生活環境。 刻意穿戴名牌或是破爛的服飾來代表不同的文化階級。 必須就讀私校,這份文憑能讓女兒在未來鴻圖大展。

因此,文化資本的概念並不限於單一層面,譬如某企業家曾表示自己創業時未曾拿過自己父親(全國首富)的一毛錢,但身在優渥的家庭環境和獲得的高等教育,都使她享有較多的文化資本,這些都可能直接或間接成就了她今天的發展。所謂的「白手起家」,是指沒有任何依恃而獨立興起家業,若以布爾迪厄的概念來描述,除了經濟資本,可能也要考量不同形式的文化資本。

其中,布爾迪厄認為內化的文化資本是導致勞動階級兒童學習失敗率較高的主因,這也明顯反映在劇中不同社會階級的親子關係身上。有錢人家的小孩含著金湯匙出生,生活一切照著媽寶養成計畫避開許多風險,像是出門玩一定要擦防蚊液和戴好安全帽。反觀出身於貧困家庭的小孩,失敗、受挫早就是兵家常事,我們反倒能看出這些勞動階級一定的樂觀,而非杞人憂天。

劇中也呈現英語教育的重要性,特別在全球化下已經不言可喻,但若將某種語言視為唯一高等的文化,並在同一階層的世代間不斷被傳遞與複製、形成位階,這就容易導致階層之間的不平等與個人跨越階層的困難(垂直流動難)。這也符合劇中女主角(母親)的台詞:

“ 在我們國家,英語不只是語言,還是階級。要成為好的階級就是在最好的學校就讀。 ”


反觀台灣的教育環境

台灣面臨的少子化問題,已經被不少人定調為國安問題,對於在第一線接觸孩子的教師們與學校行政,除了要苦惱授課班級與學生數量的拿捏,還有面對十二年國教下師資人力的調配和課程的轉型。然而也有些學校處之泰然,甚至出現報考人數是錄取數的20倍這種「供不應求」狀況,近年這種現象在一些私立中學特別明顯。

在天下雜誌四千人搶兩百名額!為什麼孩子要擠進私立國中(2017)這篇文章中,指出私校面對教育政策轉型,提出的多元、國際化的授課與升學保證,反而成為家長的定心丸,因此願意為此作長期投資,而相映的補習班生態也因而受惠。可以思考的是,當文化資本慢慢地集中在由經濟資本推砌而成的堡壘內,牆內牆外的光景逐漸形成對比,如同在鍋中的青蛙,文化位階也就這麼自然而然在我們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未來台灣教育環境面臨的困境,恐怕不只如學者所言,優勢家庭小孩在私校環境中成長,最後成為不知民間疾苦的社會菁英。更嚴重的是,當社會環境、政策制度對此難以改變也無力改變時,我們對人的評價可能就會變成“ 反正他們家很有錢。”(咦,寫到這邊,怎麼有種跟劇情越走越像的感覺。)

反觀那些家境狀況較差的孩子,比起一分兩分錙銖必較的學業成績,生活和經濟壓力可能才是他們要擔心的。這原因與布爾迪厄所提的內化的文化資本有關,來自弱勢家庭的文化資本,其內涵可能包括「父母的教養方式」、「父母師長的不期不待」、「同儕間少競爭與激勵」、「生活環境的壓迫」、「所受的教育環境不佳」等,而這些內涵也就是所謂的「文化不利」。

文化不利(Culture Deprivation),又稱為文化貧乏。指兒童所處的家庭或社會文化環境刺激相對較少,與生長在一般社會環境的兒童相比較時,常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我們若直接用「形式平等」去評價這些學生,當然就會出現前陣子聳動的新聞標題「XX高中學測無人40級分!學務主任PTT道歉」;但如果我們考量到文化不利和「實質平等」,就應該更重視孩子的多元學習與適性發展。

面對上述的困境,社會大眾給予的可能只是鍵盤上的噓寒問暖、政府的改變也恐怕只是「上有政策」,但我們從電影與現實狀況都可看出,其實最直接、最能影響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他人,就是作為他們的父母和老師。與其強調經濟資本的重要,不如花點時間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學習從分享中得到快樂,這也許才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人生起跑線04.jpg
圖片來源:《人生起跑線》(2017) / 2018年3月當台灣人排隊搶購衛生紙之際,有部電影呈現出印度父母心,徹夜排隊也要替小孩取得入學的申請表格。

後記:

兼具教育意義與娛樂性質,同時又能讓人對現有體制反思的印度電影,你會想到哪一部?過去《心中的小星星》(2007)和《三個傻瓜》(2009年)成功地描繪出教育的本質,也讓老師們重新思考「該怎麼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而《人生起跑線》可說是帶著觀眾回到學習的起點-家庭教育,讓身為孩子們終生導師的父母反思「要讓孩子在什麼環境中成長?」雖然電影透過詼諧的表達方式,將印度現存的社會階級與文化資本取得的困境呈現出來,觀影時不乏讓人會心一笑,然而一想到這些問題可能成為我國教育環境的日常,不禁也令人百感交集。

電影中還有一段特別有趣,這對爸媽在接受補習班的模擬面試時(女兒的入學考需要面試整個家庭~),有一道題目:『你們要怎麼跟孩子解釋「貧窮」這個概念?』

媽媽很直覺地反應:『為什麼要解釋?貧窮本來就是我們國家的正常現象,每個角落都有乞丐在乞討,這不需要解釋吧。』模擬面試官訝然,然後拜託這對爸媽千萬別真的在面試時這麼說,回答這題時只需說“ sharing is caring ”(*分享即是關懷)。這段顯示出不同社會階級的世界觀,若不是真心了解什麼是「貧窮」,就算給你再八股的答題技巧,也都很難掩飾自己的無知。


延伸影音: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