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IMF是哆啦A夢,誰想當大雄?_《分秒幣爭》(2018)

哆啦A夢陪伴許多人的童年,也讓我們思考一件事,大雄該不該跟哆啦A夢借用道具來「短期救急」呢?這樣的問題就像國際貨幣基金會與他的債務國,都能讓我們思考一個道理-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分秒幣爭》帶我們回顧韓國金融從前景看好到陷入艱困時期,描繪政府官員們面對金融危機的不同抉擇,也讓我們反思今昔對比的國際關係,看看今年的巴基斯坦,或許鑑往知來,我們可以更深刻體會到這隻國際哆啦A夢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漫畫中的大雄,只要一遇到生活上的委屈或是不如意,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哆啦A夢求助,但我們都知道他借道具的理由多半來自懦弱、偷懶與睡過頭等種種原因,久而久之這樣的大雄看在讀者們眼裡,就只是個依賴哆啦A夢的屁孩,加上大雄使用道具往往不考慮後果,也忽視代價,甚至適得其反,造成不可收拾後果(於是繼續讓哆啦A夢拿出更多道具幫她擦屁股)。這種關係的最大困境在於大雄的「媽寶」心態,難怪靜香曾向大雄這麼說過『你離開哆啦A夢什麼都做不了!』

Eiga Doraemon: Nobita no Getsumen Tansaki (2019)
Photo credit:IMDb / 大雄就像是跟IMF借道具的債務國,還好哆啦A夢沒有像IMF一樣,對「出借法寶」設下太多限制(大雄會在意嗎?),但這樣也造成大雄予取予求的心態。反觀巴基斯坦,今年是巴國加入IMF以來第22次取得紓困貸款……未來的發展值得我們繼續觀察下去。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如果借債條件不對等,甚至有出賣國格之嫌,這時債務國的人民作何感想?那些騙完選票再跑去跟IMF談判的政府官員,他們腦袋裡到底裝什麼?1997年12月3日,IMF撥款給韓國的那天,也象徵著韓國喪失了經濟自主權,因此被國民稱之為「國恥日(국치일)」。但為何明明邁入金融前景看好的韓國會落到如此地步?那些被國際政府組織金援的國家要如何在嚴苛的環境下還債?又有多少國家能像韓國這樣痛定思痛,提前結清債務、重新躋身國際舞台?本篇分為以下幾段解釋。

電影中的國際組織:OECD 與 IMF

電影中的故事背景:1997亞洲金融風暴

與魔鬼簽訂契約的代價 & 如何起死回生

▎小


電影中的國際組織:OECD 與 IMF

在電影前幾幕中就呈現給觀眾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知識,那就是「你跟我說韓國會破產?! 聽你在放X」。片頭透過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將韓國的大幅進步與景氣繁榮呈現給觀眾,當我們沉浸在舉國歡騰、發大財的氣氛時,一枚能讓國家破產的未爆彈正悄悄的就定位,準備引爆。

1990年代,韓國確實待在國際市場的資優班中,當時的班長金泳三總統不僅建立了一個「真正體現民意之政府」,對內積極政府再造,推行廉政建設、金融實名制等,並厲行改革,根除舞弊、腐敗的官商勾結。在與IMF接洽的前一年,1996年韓國躍升世界第11大經濟體,在經濟成長率擁有7%的傲人成績,國民生產總值更高達4804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0600美元),甚至85%以上的國民自認屬於中產階級。這些條件皆讓韓國與OECD的距離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近到自己如履薄冰而不自知。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標誌
Photo credit:維基百科 / OECD標誌

OECD,全名是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最早創始國多為歐美國家,現有已經擁有36個成員國,代表著全球最富有的三十幾個國家,或稱已開發國家的大平台。這個平台存在的最大目的即維持金融穩定之前提下,促進會員國相互間之經濟合作關係,並加速達成各國經濟之持續成長與提高就業率,以改善會員國之生活水準。近年來也致力在提倡一系列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像是2018最新統計,受到近年失業、所得不平均等問題影響,南韓已連續13年自殺率位居成員國首位。

1995年3月29日,韓國向OECD提出入會申請,隔年10月11日OECD通過韓國入會案,使韓國成為第29個會員國。當時加入的資格條件包含,申請國必須具備具多元民主性實施市場經濟體系以及重視基本人權。加入OECD代表著韓國正式邁入先進的、富有的、已開發的國家行列。身為「齁雅郎俱樂」的一員,韓國在促進國內景氣、提高就業率、對外多邊貿易更是如虎添翼,人民以為有強大的政府作為靠山,國內外投資、金融股市也漸漸熱絡起來。

但誰也沒想到韓國的景氣泡泡在1997年瞬間破滅,金泳三政府接受了IMF的金源與紓困條件。發現破產的徵兆、協商的過程與政府官員間的角力就是這齣電影的亮點之一。

Vincent Cassel in Gukgabudo-ui Nal (2018)
Photo credit:imdb / 由文森·卡索飾演的IMF總裁,負責與韓國進行一連串的談判,期間不斷提出不合理的條件,試探韓國官員的底線,而由金憓秀飾演的國家銀行貨幣政策經理則努力避免這一切的發生,但她所做的努力看在中飽私囊的政府官眼裡,不過是浪費大家時間的垂死掙扎。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logo.svg
Photo credit:維基百科 / IMF標誌

IMF,全名是 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要的功能在於維持國際金融安定,透過協助會員國短期的紓困、監視各國匯率和成員國的經濟政策,也常被定義為「短期救急」的國際金融組織。因為這個組織的重要性,它也常出現在一些具有“國際觀”的影視作品當中,像是之前在評論《危機女王》(2015)時就曾比較IMF和WB的差異。因為它的運作與爭議在現實國際社會中仍不斷上演,我們也可以從這些電影中探討國家與IMF接觸過程中的秘辛和代價。

IMF作為債權人,自然有本錢訂定遊戲規則,看似公開透明的協商,也可能只是佯裝。像是在電影中,IMF總裁開出的各種檯面上與檯面下的限制,把韓國壓在地上打,最後甚至追加一條:『如果韓國官員(指金憓秀飾演的角色)對協商內容不滿,那就請自行離席。』。電影將協商過程拍的很有水準,觀眾可以體會到這是多麼不公平的關係,加上當時韓國正面臨景氣委靡、國內企業紛紛倒閉,政府根本沒有選擇說NO的權利。

1997年11月20日,在正式協商前夕IMF為了避免日後韓國人民的反彈和社會動亂,IMF先與韓國進行了一場密室協商,並提出協商前的保證書,要求韓國的總統候選人必須簽名,以確保韓國政府的協商意志。此外,這場會議中也確認了韓國將向IMF貸款200億美元的救助金。

1997年11月22日,雙方第一次公開會議中IMF提出了1+6項條件

第一項屬於前提條件,韓國政府必須讓一些有問題的金融企業停止營業。

  • 【第A項】韓國政府需立即調高利率,從12.5%調至30%。
  • 【第B項】需立立即開放資本市場,將外籍人士股票與持有投資限額,從7%調高到50%。同時開放讓外國金融公司可以像韓國企業進行整併。另外也要讓外國人可以在韓國成立證券公司。同時允許外國資本的惡意收購。
  • 【第C項】韓國政府對外匯儲備金與金融機構進行資訊公開並審核。
  • 【第D項】韓國政府必須立即對金融機構進行調整。
  • 【第E項】韓國政府必須立即對企業經營與支配結構做改善。
  • 【第F項】從IMF得到救助後,韓國政府必須立即提高國內勞務市場的靈活性,即擴大非正式員工、間差員工、甚至是大量裁員。
Hye-su Kim in Gukgabudo-ui Nal (2018)
Photo credit:imdb / 女主角身為央行的貨幣政策經理(由金憓秀飾演),她必須在分秒必爭時刻帶領團隊,作為這場金融危機的中流砥柱。在電影中也可看出這群人的敬業精神,相較於尸位素餐的政府官員,真的令人敬佩。

電影中的故事背景:1997亞洲金融風暴

電影雖然聚焦在韓國的經濟崩盤與政府向IMF協商的過程,但造成如此局面的背景也值得我們一併觀察。20世紀中葉可說是亞洲經濟奇蹟的盛宴,先有亞洲四小龍出現,接著亞洲四小虎竄起,這八個國家都告訴全世界一件事情,亞洲絕對是一顆明日之星,擁有物美價廉的生產要素,適合進出口的完美腹地,絕對是您最好的投資選擇!

但是這些全球化的優勢也逐步把潛在的危機堆高,過度依賴自由貿易的風險,就在外資迅速撤離韓國後逐漸浮現。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可以說是拉開金融風暴的序幕,透過「浮動匯率制」試圖藉由國際自由市場的供需決定匯率的升貶,迎面而來的代價卻由亞洲國家共同承擔,同時國內的中小企業也被逼迫走進國際擂台挨打。誰也沒想到就在泰國改制後,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崩盤,南韓與印尼相繼受到波及,尤其是韓國前一刻還為加入OECD沾沾自喜……

Gukgabudo-ui Nal (2018)
Photo credit:imdb / 危機前夕,國內企業過度樂觀,加上金融信貸不嚴謹,核准借貸的門檻似有若無,於是最終導致銀行超貸,誰也沒想到由不良資產堆疊出來的景氣泡泡,竟然是壓倒國庫的最後一根稻草。

aboutquoat04 「與信」是金融界借錢給個人或企業的行為。其中「信」是一種堅信借出去的錢一定可以取得回來的交易心態,但這卻是多麼不可靠、不真實。 aboutquoat05_財經顧問尹正學

之前我在評論《大賣空》這篇,也曾提到「比市場經濟更重要的是社會資本。」,金融風暴的來源除了制度使然,就是人性的貪婪與欺瞞。

依據我國《票據法》第二條「匯票」通常是由出票人簽發,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電影中透過劉亞仁飾演的財經顧問向投資人解釋,當銀行貸款變得容易,此時沒有人會去擔心企業在銀行發行的匯票到底有沒有效力,然後銀行再把與匯票相映的金額貸款給下一個人。簡單來說,即以債務作為擔保放出更多債務,像是枷鎖般將國內的銀行、財閥與中小企業綑綁在一起,然而風險是一旦未來有任何一個人脫鉤並喪失了償還能力,則全部人終將一起陪葬。

在浮動匯率下,國內外的市場有如牽一髮動全身。當韓國政府意識到危機時已經來不及了,韓元面臨嚴重貶值,舉債已經挽回不了日益擴大的匯率,外資像逃難般撤出韓國股市,當時韓股下跌近70%,加上外匯儲備不足,因此面對匯率雪崩式下跌政府也難止血,種種原因都導致當時韓國債務雪上加霜,還債更是困難重重。先前那些以債養債的企業也紛紛倒閉,此時韓國的失業潮、自殺率居高不下,電影裡的女主角還因為親眼見到有人從橋上一躍而下,而在協商過程中備感壓力。

Woo-jin Jo in Gukgabudo-ui Nal (2018)
Photo credit:imdb / 最可怕的是,政府為了迎合自由市場的果實,放任這樣的毒瘤在國內不斷惡化,甚至竟然還有官員樂見這種狀況爆發,並認為這是讓韓國經濟置死地而後生的機會,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與電影《大賣空》相同的是,電影中的男主角都很帥!(重點誤)而是他們都具有「獨沽一味」的才華與執著,特別是身處混亂金融市場中,當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時候,劇中男主角卻提出了一個大撈一筆的“遠見”。但實際上,這種操作卻也被人批評為「發國難財」。下圖左方是由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飾演的德意志銀行員,戲中不斷拉攏投資人購買信用違約交換保險(CDS);而圖右則是劉亞仁飾演的財經顧問,也是看準時機先把韓元換成美金,等到金融危機出現後再大量收購那些賤賣求售的房地產。他們說服投資人一起逆向操作的過程,都非常精彩,演技也十分到位,絕對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亮點。

發國難財.jpg
photo credit:imdb / 兩人作為金融市場的“先知”,不僅帶領投資人避開倒債風險,甚至還大賺一波。只是這樣的獲利方式卻也被社會大眾議論與不齒,尤其看在那些受災戶眼裡,因此才被批評為「發國難財」。這兩部電影都很巧妙的處理這議題,透過角色心境的轉換帶觀眾思考:發大財的道德兩難。

與魔鬼簽訂契約的代價 & 韓國如何起死回生

IMF提出的計劃通常與緊縮性政策相關,進而要求債務國提高利息、甚至引起通貨膨脹,因此IMF的債務國政府常會面臨兩難問題,想要得到金援,就可能要犧牲人民的信任。在有條件的接受援助下,韓國被迫調整經濟結構,許多企業、金融與勞動體制也受到大幅度的重整,韓國社會的階級差距更隨之惡化。但為了還清債務,韓國也只能忍氣吞聲,儘管當時社會輿論確實出現跟電影中女主角一樣,對IMF的幕後黑手-美國提出質疑。電影劇情也將這段質疑呈現出來,為什麼美國財政副部長這麼巧跟IMF總裁一起來到韓國,甚至還拜訪韓國總統候選人,難道韓國對外資鬆綁後,美國是最大贏家?

MV5BNzMzN2E5MjctN2JlNy00MTFjLTgwZDgtY2Q5N2IzODQ4Yzk3XkEyXkFqcGdeQXVyNzI1NzMxNzM@._V1_SY1000_CR0,0,1500,1000_AL_.jpg
photo credit:imdb / 如前所述,IMF訂下的遊戲規則並不對等,但哪個國家從中操控也值得我們注意。也有經濟學家批評,那些接受援助的國家被迫實行經濟改革,進而影響國內的社會穩定,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一個能用股權干涉IMF的國家(更不用說IMF的總部就在華盛頓特區),美國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向債務國輸出所謂的「美國夢」,像是要求債務國採用美式的民主制度,或是降低關稅迎合國際市場等。IMF出現這樣的爭議,韓國並非首例,在《危機女王》電影中,玻利維亞的候選人在當選後未先經過公投就馬上與IMF接觸,違背當初的競選承諾,導致原本的支持者憤而走上街頭抗議,而玻國人民抗議的原因就跟《分秒幣爭》中金憓秀率領的團隊擔心的道理一樣:「IMF你塞錢給我,是不是想對人家做壞壞的事!

Photo credit:維基百科 / 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莉絲蒂娜·拉加德

身為IMF的模範國家-阿根廷,在2001年也爆發災難性的金融危機,不少人相信這是因為IMF倡議的緊縮財政預算所致,此次金融危機更埋下了南美州國家對IMF的仇恨。目前擔任IMF總裁的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曾在援助巴基斯坦前要求,「必須先對特定國家債務的性質、規模和條款有完全的理解和絕對透明」。因此巴基斯坦可能須先公開過去向中國借貸的狀況,才有可能得到IMF援助。

好吧,既然韓國在1997年拿了人家195億美元的貸款,怎麼償還才是重點。1998年金大中總統上任並帶領政府進行一波改革,除了依照IMF的要求,向國內的企業開刀,關掉許多銀行與金融機構,同時精簡政府組織,裁減政府部門四萬餘人。在財閥改革部分,包括提高企業經營透明度、禁止債務互保、加強控股股東和經營者的責任、防止不正當的財富積累等。金大中政府還一改韓國以往的外資政策,積極開放對外投資,使韓國的外商投資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Kim Dae-jung (Cropped).png
Photo credit:維基百科 / 1998年2月,韓國總統金大中上任後馬上致力改革金融改革措施,並且獲得不錯的成效。

當時舉國上下,從政府組織到升斗小民,為了復甦經濟所展現的強大決心與民族性也絕對是討論的亮點,可惜在《分秒幣爭》中沒有呈現。像是後續金大中夫婦還帶領國民進行一場「獻金運動」,當時為了籌措美元還外債,韓國人共捐出了價值22億美元的家傳金飾與黃金,其中部份黃金還作為高科技工業的強心針,幫助國內廠商得以重新運轉。在金大中的領導下,韓國經濟一擺金融危機的陰霾,經濟迅速增長,2001年韓國的外匯儲備已由危機時的39億美元恢復到978億美元。2004年,南韓GDP首度超越台灣。


小結:

《分秒幣爭》用短短兩個小時帶領觀眾了解國家因金融危機而陷入存亡之際,若配合一點歷史背景與經濟知識,我們在看這種劇情片更能夠從故事脈絡中去感受到那些角色的心境與轉折(尤其他們真的演的非常到位)。同時也對於IMF這個國際經濟組織的運作有初步的認識,跨國救援看似美事一樁,但檯面下恐怕是暗潮洶湧,各界所要承受的壓力可能就在政府官員的彈指之間一次爆發。

若從政府的面向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韓國政府在IMF面前的無能為力,然而女主角力挽狂瀾的敬業精神絕對是所有公部門人員應該學習的榜樣,也因為這個小蝦米的角色帶來的衝突,觀眾才能在感受絕望時看到一絲希望的光芒。在1997年後,韓國政府痛定思痛的改變也讓我們見識到這個民族的強大,韓國經濟能成功地復甦可能是近代國際政治經濟的典範,也因為有過前車之鑑,韓國才能更有效面對之後的挑戰(EX.2008金融海嘯),創造下一波的成長。

所以那個,你覺得哆啦A夢應該借道具給大雄嗎?


📽選用文本:

  • 《分秒幣爭》(2012);發行商:華映;電影分級:保護級;片長:115分鐘。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配合課程:十二年國教 公民與社會科學習內容:

[ 主題D: 民主社會的理想及現實 ]

  • 公 Dd-Ⅴ-1 全球化會對國家治理帶來哪些挑戰?我國面臨的議題有哪些?

[ 主題F: F.景氣波動與經濟成長  ]

  • 公 Fc-Ⅴ-2 景氣衰退對於薪資與就業有哪些影響?
  • 公 Fd-Ⅴ-3 景氣波動如何影響利率?
  • 公 Fe-Ⅴ-1 貨幣政策如何影響廠商的固定投資?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