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先發:運動員與性別歧視_《Battle of the Sexes》(2017)

《勝負反手拍》是一部有關「愛」的真實故事,這份愛能讓我們用喜劇的角度看過去的種種荒謬,同時反思當今仍存在各個領域的不平等。此外,觀眾也能透過酷兒閱讀(Queer Reading)觀察劇中角色之間的關係,看完我們會發現,其實從「兩性平權」到「多元性別尊重」的觀念轉變,不過就在這兩個小時、一念之間。勝片能帶給觀眾的感觸絕對比想像的多,Billie Jean會告訴我們,這種愛,不只是對賽場的熱愛,而是在自我認同的過程中,真正做到擇己所愛,愛己所擇。

- 本篇涉及《勝負反手拍》部分劇情描述 -
- This article contains Battle of the Sexes spoilers -

還記得2004年有一部英國愛情片叫作《Wimbledon》(中譯:網住愛情),劇中描述當代兩名球手在球賽中相遇及墜入愛河的故事。13年後,同樣在網球比賽的包裝下,《勝負反手拍》呈現給觀眾更多、更深的思考空間,讓我們在輕鬆的劇情節奏中,笑看過去那些偏見與歧視的規定,也重新認識何謂「性別平權」的真諦。本篇探究主軸放在電影中的「性別」議題,並搭配現實生活中與體育選手相關的例子,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做討論:

  • 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
  • 酷兒視角:“ It’s about the queer love story. ”
  • 後記

前言:

運動競賽,是一種挑戰與追求自我的方式。比賽結果固然重要,但能讓我們感動或是受啟發的,往往來自那些選手的態度,因為這些選手勇於實現自我,世人才能見證到運動場上的「各種可能」,而不是把運動分類停留在「男生應該玩摔角、女生應該跳芭蕾」等的觀點。引述《舞動人生》(2000)的經典台詞

“ Just because I like ballet doesn’t mean I’m a poof, you know. ”
「我喜歡跳芭蕾,不代表我就是同志。」
– 《Billy Elliot》(2000)

《勝負反手拍》劇中Billie Jean(Emma Stone 飾)也說道“ I am just tennis player who happens to be a woman. ”這句話告訴大家應該關注在運動員本身,而非服從那些荒謬可笑的性別限制。

➤波士頓馬拉松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馬拉松比賽(始於1897),也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之一。但在1972年以前女性是被禁止參加的,主因是當時大家認為女生的體力和耐力不足以負荷這項運動,但如下圖所示,有人就是「不聽話」。身體力行打破成規,同時也帶來改變。

勝負反手拍06.jpg

圖中編號261的女性叫做Kathrine Switzer(凱瑟琳.施威策),她是首位跑完波士頓馬拉松但官方不承認的女性參賽者,儘管過程遭受驅趕,但仍在友人的保護下完成1967 年的賽事。事後Switzer持續與其他女性選手對波士頓體育協會 (BAA) 施壓,要求他們開放女性參賽。直到1972年,波士頓馬拉松才終於正式允許女性參賽。如今編號「261」已經成為波士頓馬拉松的專屬紀念號碼。


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

《勝負反手拍》的劇情(也是真實故事),同樣落在1970年代,這年代的女性主義(又稱第二波女性主義)已經開始討論「解放」的層面應該擴及個人私生活方面,支持婦女要挑戰傳統的束縛。同時邁向第三波女性主義(又稱後女性主義),此時正視天生的差異(如種族與性別),並特別著重於「認同」的議題。(《政治的意識形態》, P.243)

➤跟劇情背景相關的是當時美國的女性主義已經對社會帶來一些改變。如1971美國通過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Title IX)「禁止接受聯邦經費的教育機構有任何性別歧視行為。」;1973 年,也正是這場Battle of the Sexes那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透過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承認婦女墮胎權受到憲法隱私權的保障;設計給女性看的《Playgirl》(花花女郎)雜誌也在這年創刊。然而換個角度,我們可以設想當時的美國男性看到這樣女性主義的浪潮,心中是作何感想!就像是Bobby Riggs( 劇中由Steve Carell 飾演)和美國職業網球協會執行長Jack Kramer(由"Bill" Pullman 飾演)在劇中的演技和對白,即是當時大多數男性的最佳詮釋。

電影剛開始,我們可以看到Billie Jean跟經紀人氣噗噗地去找職業網球協會執行長Jack Kramer理論比賽獎金男女不平等的問題。當時男網總冠軍的獎金是100萬美元,女網總冠軍卻只有1萬5千美元,金額差距近乎7倍。劇中精采對話呈現出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獎金設限(性別歧視)的原因。

這段與學者Metheny,E.的研究(1965)大致相符,當時社會較能接受女性從事那些優美的動作和沒有直接接觸的個人運動,像是體操、舞蹈、游泳;而較能接受男性去參與能展現男子氣概、肌力和力量的運動,像是足球、拳擊、橄欖球。如前所述,這也只是「生理結構不同!」的合理歸類。


➤複習一下這三種詞彙的不同:(☝可配合 公民與社會B1L2_性別關係與平等)

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偏見

性別歧視

又稱性別標籤社會上對於男人或女人性格特質作過度簡化、忽略有個人獨特差異的存在。

是指社會上對某一性別抱持負面的態度。

認為某一性別優於其他性別,應受到不同的差別待遇,導致性別不利的後果。

例如:「男兒有淚不輕彈」「學校性別平等委員會是為保障女性教職員而成立的。」(103年學測)

例如:馬路三寶(女人、老人、老女人);女生數理不好所以要念文科

例如:單身條款及禁孕條款、同工不同酬

因此,重新檢視Billie Jean跟Jack Kramer的對話,不難發現其中隱含著當時社會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

  • 「“The men they have families that they have to support. ”(男人要成家立業,所以比賽獎金當然比較高。)」這句屬於性別刻板印象。但Billie Jean馬上打臉“ I’m the main breadwinner in my family. ”(*我就是我們家的家庭支柱)。」
  • 「“ It’s just that they can’t deal with the pressure. Perhaps this will put a stop to women players demanding the same prize money as man. Let’s face it, in business, politics, sports, you name it…..whatever they like to think, at the very top it’s a man’s game. ”(女性就是無法承受壓力,不管在政治、經濟、運動領域都一樣。)」,明顯將負面的觀點加諸在婦女身上,屬於性別偏見。
  • 1973年這場Battle of the Sexes之前的網球賽事,對於女性的獎金限制即屬於性別歧視It’s not your fault,its just….biology…..There is no way that we could afford that. ”。而以當時男性觀點,會認為這只是生理構造不同所致。

➤小結:

1973年9月,Billie Jean贏得這場關鍵的「性別大戰」後,的確建立了一個男女同酬的典範。但談論至今的「平權」,我們都清楚其落實在社會各層面仍有努力的空間。如網球界四大滿貫賽事(美、法、澳、溫網)直到2007年才全部實現了男女冠軍的同酬。其他層面如運動選手的廣告代言、贊助、或是比較低階的比賽獎金目前仍然存在這樣的不平等。勝片中擔任Emma Stone替身的美國25歲網球好手Kaitlyn Christian也在受訪中感概當今男女獎金仍有不小差距!


酷兒閱讀:從兩性平權到多元性別的尊重

Billie Jean的故事不只在賽場上發光發熱,她為LGBTQ與同志運動帶來的影響也是值得我們討論。《勝負反手拍》夫妻檔導演之Valerie Faris 說過 “ What interested us in this were all the other stories, particularly Billie Jean’s story of her marriage and her awakening, getting to know herself and having her first affair with a woman while being under the pressure leading up to this match. ”(* 更讓導演們感興趣的是Billie Jean在此過程中,重新找到自我的性向與認同)。

因為當初筆者在看電影前完全沒先做功課,只從預告大概知道Billie Jean是推動“ 兩性 ”平權的網球選手,對於她在賽場外,包括親身經歷或是努力的成就完全無知,因此看到電影前半段,就產生一種「天啊,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以下片段就是其中一例:

其實這算是運鏡和攝影很厲害的地方,在這短短的理髮時間,透過鏡頭,尤其在抓兩人互動的眼神、肢體接觸時的畫面,非常細膩地呈現出兩人的「曖昧感」,這種影音記錄稱作「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又稱自發性知覺高潮反應)。看完電影、事後也找了資料,才了解到原來我看的不是“ 兩性平權 ”的電影,而是一部關於Billie Jean了解自己性傾向的啟蒙故事,也是一部需要用「酷兒閱讀」去欣賞的電影,因此才有外媒這樣形容“ It’s about the queer love story. ”


➤什麼是「酷兒閱讀」呢?先談談酷兒理論(Queer Theory)是什麼。

酷兒理論是在20世紀末於美國形成的文化理論。它以批判角度研究性別決定系統。主張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是不固定的,在性別結構中,還有超越兩性與同性以外的結構,因此我們要以更開闊的視角來觀察性別,打破那些有可能讓性別失去靈活性和包容性的枷鎖。

酷兒一詞來自英文「queer (與odd同義)」,原意是指「古怪的、與通常的不同的」,早期常常被反同或恐同人士拿來作為負面的形容,這個詞彙一開始也帶有社會弱勢或少數之意。後來Queer 這個詞用以統稱社會上與異性戀不同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像是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其中LGBTQ就是一個例子。

1990年代,由於「同性戀社群」一詞已經無法完整體現相關群體,「LGBTQ」一詞便應運而生、並逐漸普及,甚至也受異性戀者的認同。其中包括:

  • L 女同性戀者(Lesbians)
  • G 男同性戀者(Gays)
  • B 雙性戀者(Bisexuals)
  • T 跨性別者(Transgender),又稱第三性,跨性別意即在性別認同不同於生理性別,並在性別氣質、行為舉止、外貌與裝扮、或等等表現上不受限於主流社會僅以男女二元作為劃分的絕對標準。舉例:變性人。
  • Q 酷兒 (Queer)

在現代用語中「LGBTQ」十分重視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的多樣性,除了上述分類,也可廣泛代表所有非異性戀者。而其衍生出的「Queer Reading」(*酷兒閱讀)就是期望閱聽人能夠 Seeing things sideways, and reading LGBTQ themes into things。透過這樣的理解方式,讓閱聽人能夠以比較開闊的角度檢視文學領域、音樂領域,甚至漫畫中不同角色有關性與性別的表現。

  • 另外,現在還有「LGBTQIA」的說法:
    I 陰陽人(Intersex )
    A 無性慾者或同盟者(Asexual or Ally )

➤讓我們回到現實,Billie Jean出身於保守的天主教家庭,在1970年代,要討論男女平權已經讓男性沙文主義者們夠頭痛了,何況是LGBTQ。當時Billie Jean與Larry King(由Austin Stowell 飾)已經結婚,但如劇情所述,在與造型師Marilyn Barnett(由Andrea Riseborough 飾)相遇後,兩人開始有親密關係,Billie Jean也在此時產生與以往不同的性別認同。而Larry King是知道這些事情的,因此電影也有一橋段Larry King這麼跟Marilyn Barnett說,這樣的關係若曝光,恐怕會影響到Billie Jean的在球壇的發展:

L:“ Marilyn. You know how all this gets paid for? Yeah the prize money, hotel, rackets, flight, the food, everything?…….Sponsorship. And with sponsorship that will go away in a heartbeat if certain thing were to be made public.
M:I only with Billie Jean’s best interests at heart.
L:I am not your competition. I am just her husband and you are just….a phase.

勝負反手拍07.jpg
擷自《勝負反手拍》(2017) / 左為Marilyn Barnett;右為Larry Kin

➤選手的「性傾向」跟「名譽」真的這麼重要嗎?

Martina Navratilova(瑪蒂娜・娜拉提洛娃)是已退役的女子網球運動員,有18座大滿貫單打桂冠紀錄。跟Billie Jean相同的是,在1980年代,她們公開了自己同性戀者身分,頓時喪失許多代言和贊助商的贊助。但她們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繼續馳騁賽場,同時也熱衷於同志運動。

過去五度奧運遊泳金牌得主Ian Thorpe(索普),2014年在澳洲電視節目上「出櫃」說道:"A part of me didn’t know if Australia wanted its champion to be gay."也顯現出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對於運動員對於名譽上的壓力。

而對此議題,Billie Jean這麼說:『比名譽更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你自己。』

“ Reputation is what others think about you. What’s far more important is character, because that is what you think about yourself. ”
– Billie Jean King

近年來由於性別觀念較為開放,社會大眾已逐漸能接受不同的性別傾向,也比較能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甚至落實基本人權中所謂的「性別平等」。當今運動員,還有世界上許多知名人士,公開出櫃或是表態支持LGBTQ也較不用擔心被贊助商冷落,甚至我們從許多運動用品的廣告中,都可以看到這些廠牌的支持態度,如adidas 推出LGBTQ紀念鞋款,Nike推出的「be true」系列用品。


補充:性別主流化

➤聯合國於1995 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中提出「性別主流化」。強調各國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應將「性別平等」的觀念納入,並將此觀念反映在政策與方案的設計、執行、監督與評估中。讓不同性別都可以受惠,目的在於實現性別的實質平等,打造一個性別正義的社會。

以體育領域為例,國家在體育管理組織的人事分配上(如男女主管比例),以及在不同性別運動員的身上落實實質平等(如同工同酬)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惜至今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後記: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_01.jpg
擷自《我和我的冠軍女兒》(2016)

在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2016)中,阿米爾·罕 飾演的主角爸爸告訴準備要參賽的女兒:

“ 明天的策略只有一個,就是讓人民記住妳。如果贏得了金牌,妳就會成為榜樣。看看那些女孩,如果妳明天贏了,勝利將不僅屬於妳,也屬於像她們那樣的女孩,也屬於所有被認為能力不及於男孩,只能在家洗衣打掃、相夫教子終其一生的女孩。明天的比賽是最重要的一場,妳的對手不只是澳大利亞的選手,還有所有看不起女孩的人。 ”

不可否認,不管在電影還是現實中的那場Battle of the Sexes.,我們都可以看到Billie Jean的風光成就與對世界無遠弗屆的影響,若作為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勝負反手拍》提供了一個適合的年代背景與不錯的討論題材。然而IMDb的評價可能也反映出某些觀點,我認為電影終究只是呈現出那些導演希望我們看到的畫面與對白,如同這整篇文章的敘述。但基於真實故事的電影,那些未呈現出來的現實層面,有時更值得我們去省思:

  • Billie Jean的婚姻問題與日後跟Marilyn Barnett的訴訟並未在電影中呈現出來,因此也有人認為《勝負反手拍》過度美化了角色(尤其是Marilyn Barnett)。
  • 在現實生活中,社會上所有領域仍存在許多不平等問題,這仍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關心與持續努力。如好萊塢男、女演員「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 除了平權問題,我們可能還會面對到社會上的種種不公,就算過去別人怎麼嘲笑你、不認同你的努力……那又何妨?劇中Billie Jean的服裝造型師(Alan Cumming 飾)這麼對Billie Jean打氣 :

“You should know. You just changed them. Someday we will be free to be who we are and love who we love.”
「總有一天,我們都能坦然地做自己,自在地愛我們所愛的人。」


📽電影文本:《勝負反手拍》2017;導演:喬納森·戴頓(Jonathan Dayton)、維萊莉·法瑞斯(Valerie Faris);發行公司: 福克斯探照燈影業;片長:121分鐘。台灣上映分級:輔導12歲級。

🥤參考資料:

🍿配合課程:

  • 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一冊第二課 性別平權與尊重 
  • 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一冊第三課 人與人權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